中国,深圳——2023年2月27日至3月2日,索尼中国设计中心(Design Center China)以“自然·共振”为主题,出展于深圳会展中心举办的“设计深圳”大型设计展(展位号:FH-09)。索尼中国设计中心以其独特的设计语言和视角进行了策展,在呈开放式圆环形的展台上,将索尼环境友好型创新材料和技术成果的实体展示,以及由索尼尖端的触觉反馈技术、索尼音频黑科技360空间声场映射技术(360SSM)、索尼工业级4K投影机等打造的多感官沉浸式空间体验完美融合,以虚实结合的方式为观众生动呈现了索尼在环保等可持续领域的理念和创新举措。这也是索尼设计在华的首次出展。
索尼“自然·共振”展台
创意与科技的交织,描绘自然与生命的共振画卷
“设计深圳”由全球展会巨头Clarion Events主办,是设计行业的顶级盛会之一,旨在营造一个凝聚各个设计产业力量的设计平台,让观众领略到科技、艺术与设计的全新互动,感受经典设计理念和前沿设计趋势的碰撞,“设计深圳”尤其关注当前科技发展下新材料、新结构、智能化赋予设计领域的巨大能量,并聚焦如何将它们应用到人居生活环境中,打造更具生命力的自然可持续城市空间。此次出展“设计深圳”,索尼中国设计中心策划了“自然·共振”主题,并全面负责主题构思、视觉设计、体验策划、展台布局等各个环节。
索尼“自然·共振”展台吸引众多观众驻足
整个展台以“生命的循环”为主线,呈开放式圆环的设计,一半为实体展示空间,一半为虚拟体验空间,观众从入口进入,走过主题介绍区后,映入眼帘的就是索尼开发的环境友好型创新材料展示和索尼增广生态系统“协生农法(Synecoculture)”的种植物展示,随后踏入多感官的沉浸式体验空间,巨大的屏幕上,由索尼工业级4K投影机投射出索尼设计精心制作的一段约三分钟的自然主题叙事视频,展示了生命循环周期的四个章节。体验空间的地板部分搭载了索尼中国研究院的触觉反馈技术,配合索尼设计创作的振动效果,为观众带去视、声、触交融的奇妙体验。此外,索尼音频黑科技360空间声场映射技术(360SSM)也被应用其中,该技术可利用所处空间墙壁和天花板的声音反射,在理想聆听位置创造出多个幻象扬声器(模拟声源),营造出沉浸式广阔音场,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自然生命的起源、演进与循环,从而更加理解可持续发展对于人类和地球的意义。现场,不少观众被索尼展台吸引驻足,沉浸在生命与自然共振下,宏大而美好的画卷中。
多感官沉浸式体验区
“走向零负荷”,为了更加美好和可持续的地球
除了别具匠心的设计,现场展示的索尼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一系列成果也令人耳目一新。在实体展示区域,观众们可以看到由竹子、甘蔗纤维和消费后的再生纸制成的"原生混合材料"OBM、95%以上原料都是回收塑料的阻燃再生塑料SORPLAS、由生物质副产品稻壳制成的多场景发挥净化吸附功能的多孔碳材料Triporous及其部分应用实例。OBM和SORPLAS可以有效替代目前的塑料制品和包装,已经应用于索尼多个产品的制作和包装当中,可大幅减少新塑料的使用,推动资源循环利用。Triporous可用于净化水和空气等,相比于传统活性炭材料,它能够吸附更大的有机物质,且吸附的速度和效率更高。
环保材料展示区
索尼“协生农法(Synecoculture)”的迷你农园更是现场一大亮点,这是索尼独创的一种农业手法,主张回归自然生态的生长方式,其技术原理是通过高密度混种各种有用植物,无需耕地、施肥及喷洒农药,通过不同植物之间,以及植物与外界的相互作用使生态系统达到有序自然生长的状态,目前已经被成功引入中国,索尼正对此广泛开展农园实验。索尼是全球首家提出“走向环境零负荷(Roadto Zero)”长期环境目标的企业,旨在2050年实现公司运营及产品生产全生命周期中的环境零负荷,此次展出的只是索尼集团诸多可持续成果中的一部分,索尼仍将不遗余力地加速长期环境目标的实现,助力可持续的美好未来。
“协生农法(Synecoculture)”展示区
探索设计的无限可能,在多元领域创造新的价值“原型”
索尼设计成立于1961年,并于2005年正式设立索尼中国设计中心,作为索尼集团重要的创意设计中枢,为索尼各个业务提供创新设计服务与支持的同时,不断挑战外部新的行业领域和设计项目,从工业设计拓展到用户体验、娱乐等,贡献索尼独特的创造力。此次是索尼中国设计中心首次在华领衔出展设计行业展,旨在彰显其强大的设计与技术实力,并强化与中国本土设计和创意社群的沟通与交流。索尼中国设计中心总监郑奇表示:“索尼设计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挑战前所未有的设计和创意表达。振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现象之一,也是万物之间信息传播、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我们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能与参观者产⽣共鸣,通过设计与科技的力量,一同展望人与自然更美好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愿景。我们将继续探索设计的无限可能,与世界各地的人们一起,致力于实现更丰富、更舒适的生活方式,通过创意与技术的融合,创造出新的价值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