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看到的是一张非常普通的2023年日历,它包含两套日期记载系统,一个是公历(阳历),一个是农历。
不难发现,农历的日期记载不太显眼,这是因为现在中国的主历法是公历(阳历),而农历只是作为一个副历法存在。
然而,整个日历中除了那些较大的关于日期记载的阿拉伯数字之外,其它所有内容都来自农历,包含节气,属于什么年,以及每一天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等民俗习惯。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农历,为什么它能够包含这么多的信息,这些信息又是否科学,以及它为什么只是作为副历呢。
很多人把农历当作阴历,但其实农历并不是阴历,它是阴阳合历。
人类使用的历法一般情况下只有三种,阴历,阳历,以及阴阳合历。
阴历的制历原理就是月亮的圆缺周期,阳历则是地球的公转周期,阴阳合历自然就是把两个结合在一起。
在肉眼探索自然的年代,月相变化相对来说是比较好观测的,所以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乎所有古文明最早推行的历法,都是阴历。
古时候的中国人,把完全看不到月亮的那天称作朔日,定为初一,而月亮最大最圆的那天称为望日,定为十五。
一个朔望周期要么是29天,要么是30天,但是你可能还记得,月球的公转周期只有27.32天,怎么圆缺周期会多出两三天呢。
这个其实和地球的公转有关系,因为地球公转,地球相对太阳的位置一直在发生变化,最终导致在地球上看到月球的运行周期其实有29.5天。
虽然月球的朔望周期不是整数,但是通过一个周期多一天,另一个周期少一天,两个周期就可以完美协调。
所以用阴历记录日期是完全没问题的,不记得日期的时候抬头看看月相就好了,但是它无法反馈四季变化,这对于需要农耕的文明来说就不够用了。
现在我们知道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活动周期造成的,但古人不知道,他们只能通过观测大自然的周期性变化来确定,这便是最早的阳历。
在古希腊,人们通过尼罗河的水位周期性变化,根据泛滥、退水和枯水,把阴历分成三个部分,也就是三个季节。
古代中国人则更加高明,我们最早是通过星象变化确定了四季,这样测量的结果精度明显会更高。
他们主要观察的就是北斗七星,因为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北斗七星在一天的不同时刻,以及一年的同一时刻所在的位置和亮度都会有所不同。古人根据初昏时,北斗七星斗柄朝向确定了四季
到了这里,我们日期中年、月、日的概念就都已经出现了,四季变化的一个周期就是后来的年,而月亮圆缺周期就是后来的月,天黑天亮便是日。
我们前面提到过现在的农历相当于是阳历的副历,其实在中国的传统历法中,阳历基本都是作为阴历的副历在使用的,只是它不叫阳历,而是叫节气。
现在我们都知道一年有24个节气,农历的每个月都有两个节气,本质就是在阴历中提示节气,和现在我们日历本上阳历日期提示农历日期基本一样。
节气反应的就是四季变化,其目的是指导农耕,我们前面提到过,记录四季变化的本质就是阳历。
虽然最早的节气并不是直接根据地球公转确定的,但是它所反馈出来的信息就是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
二十四节气肯定不是同时确定的,最初它只有两个节气,冬至和夏至,因为这两个节气是最好观察到的,只要在地面立一个杆,看它的影子变化情况就可以了。
当一年中杆子的影子最长时,就说明是冬至了,最短就是夏至,有了冬至和夏至,春分和秋分自然而然就出现了,再对半分一下就好了。
为了更加方便指导农耕,随着时间推移,其它节气也相继出现,第一次囊括二十四节气的历法是西汉时期的太初历,这便是最早的农历,它既能体现阳历的内容,也体现了阴历的内容,所以从农历诞生开始,它就是阴阳合历。
不知道你发现问题了没有,阴历一个周期要么29天,要么30天,而阳历或者地球公转一个周期有365.242天,两个怎么弄都无法整除,这样随着时间推移的话,肯定会出现冬夏倒置。
古代制作历法的人,其实在长期观察中也发现了这一点,历法日期和观测现象随着时间推移就会越来越不一致,为了让两者保持一致,从古至今使用的都是置闰法,通俗地说就是把日期给人为的加上,或者减掉。
对于农历来说,阴历部分一年是12个月,大小月穿插,一年下来总共有354天,比实际阳历差了10.242,所以每隔两三年就要来个闰月,来把少掉的日期给加上,让冬天还是冬天。
至于闰哪一年的哪一个月,其实现在也是有国家标准的,就是“定冬至无中气置闰法”。
正常情况下一个农历月有两个节气,月中之后的那个节气就是中气。
简单地说,当两个冬至之间有超过12个完整农历月的时候,这一年就是闰年。
在闰年,肯定至少有一个月是没有中气的,因为两个冬至之间总共就跨越了11个中气,那么没中气的这个月就不是一个完整的月,它就称作闰月,而它的名称是根据它前一个月来定的。
比如今年是闰二月,那么就是2月之后的这个月没有中气,它是闰月,而名字沿用前一个月,就叫作闰二月。
我们可以看下:本该属于闰二月的中气谷雨,到了3月初一去了。
有了置闰法则之后,其实即便古人不是直接观察到地球的公转周期,但是他们得到的一年的平均时长和地球公转周期已经高度重合了。
从周朝开始,我们的历法就是采用平年12个朔望月,闰年13个,大月30天,小月29天,只要当时的置闰规则合理的,那么800的年周朝历史里,其历法总天数和800个恒星年的总天数误差不会超过0.2天。
当然,古人的观察手段比较粗糙,置闰规则很难不离谱,但他们也可以经常调整,保证不出现冬夏倒置,这样短时间内误差都不会太大。
好了,到了这里,我们应该已经了解到农历的一些基本规则设定了,但是我们还没有回答前面抛出的问题,农历提示的那些信息到底有没有依据。
这就要说到农历中最有意思的部分了,循环。
农历指导农耕,或者说它的强大部分,现在来看确实是没多少意义了,因为中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气候差异巨大,二十四节气指导农耕最多只适用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并不能代表全国,而且我们现在的气象观测比古代是更加先进了,不太需要依托农历。
这可能是农历现在被当做副历的原因之一,当然更重要原因是,使用公历更方便和国际接轨。
但无论如何,农历绝对是世界上从古至今,最美,最讲究的历法,其中的循环对称,阴阳协调,对周围事物的反馈,没有一部历法是这么全的。
从古至今,农历沿用的都是古老的干支纪年法,相传这种纪年规则可能在夏朝的时候就出现了,古人通过星象观察,总结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至于具体怎么得到的,以后有机会我们再专门出一期。
天干和地支各自都有一半是阴,一半是阳,在干支纪年法中,天干和地支两两组合,但是必须阴配阴,阳配阳使用,所以总共得到60个组合,就像这样(下图),这就是六十一甲子的由来。
在古人的思维中,日期就像是现在的数学中缝9进10一样,缝30日进入月,缝12月进入年,而年的更大单位就是甲子,60年等于一甲子。
但是甲子之后就没有更大单位了,进入循环。
所以,在农历中其实是没有2023年这样的概念,无论是哪一年,它都是取自六十甲子中的一个,比如今年就是癸卯年。
另外,2023年是兔年,这样的说法也不对,生肖是搭建在六十甲子上的,因此正确的说法是癸卯兔年,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是今年1月1日到1月22日出生的话,他不属兔,属虎。
其实,也正是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赋予了农历上“宜避”的意义,因为循环在古人眼里意味着周遭事物的再现,此时此刻,在过去都应该曾发生过。
不过,这种添加了“宜避”信息的一般都是被称作黄历,它是在农历基础上发展来的,以前大部分人家里挂的都是这个日历本。
简单总结一下,农历的全,是它包含了周遭一切的循环规律,昼夜的变更,月相的切换,四季的变化,以及更长周期的星象变化,地球历史上没有一部历法是这样去设置的。
我们现在主要使用的阳历,它其实只包含了地球公转周期变化,也就是四季变化,它连月的概念其实都没有,所以阳历的日期和月亮圆缺没有半毛钱关系,阳历可以是10个月,也可以是13个月,只是因为一些历史文化渊源,导致它正好是12个月而已。
如果要问记录月球的运动是否有意义,那答案是肯定的,它影响地球生命的方方面面,所以它出现在历法里,应该是比较合理的,所以我一直认为农历应该被重视起来。
至于其它星辰的周期变化对地球影响与否,不好说,但是能把这些记录下来,真的是太伟大了。
农历的美不必多说,就光二十四节气就承载了数不清的诗词歌赋,这些诗词歌赋早已让节气超出它本身的作用。
另外,循环对称和阴阳协调,让整部历法就像一件最珍贵的艺术品一样完美无瑕,中国人真的骨子里就是追求美的。